教职工吃得那么好,原来是从学生餐里“抠”出来的
教职工吃得那么好,原来是从学生餐里“抠”出来的
在当今社会,教育问题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一些学校,学生的餐食问题却暴露出令人震惊的灰色交易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思。
据报道,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小学校长李佩妍因涉嫌与给学校配餐的餐饮公司存在不正当经济往来,正在接受当地纪委的调查。
这一事件不仅揭开了李佩妍个人的违纪行为,更暴露出了当地学校学生餐背后隐藏的灰色生意链。
在这起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名学生每天12到15元的午餐费中,竟然有3元要作为“回扣”给学校。
这意味着,学生缴纳的午餐费并未全部用于改善伙食,而是有一部分流入了学校的腰包。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地很多学校还要求配餐公司为教职工提供“2元早餐”和“5元午餐”,这些餐食的标准之高,甚至不亚于学生15元餐标的午餐。
“2元早餐”包括了多种粥、多种面食,菜品有荤有素,每人还有一个鸡蛋;而“5元午餐”的菜品质量也毫不逊色。
然而,这样的餐食价格,对于配餐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盈利的。
一位配餐企业的负责人坦言,学校并没有额外支付教职工的餐费补贴,企业连50%的餐费都收不上来。
此外,节假日还要向学校负责人“表示表示”,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们能够吃到的饭菜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不少学生抱怨学校的饭菜不新鲜、不好吃,原来在他们的餐盘边上,还摆放着一个个硕大的教职工餐盘。
这些教职工餐盘里的丰盛食物,正是从学生餐盘里“抢”来的。
根据有关规定,城市小学的师生比标准为1:19。
这意味着,一所千人小学大约有50名左右的教师,加上其他职工,教职工总数可达七八十人。
这么多人每天的两餐所费,再加上节假日的“孝敬”和给学校的回扣,自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而这些费用,最终都变相地转嫁到了学生的头上。
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想起了长途大巴司机的“套路”。
每到饭点,大巴司机会把乘客拉到一个饭店,逼着大家下车吃饭。
而司机则在小屋里好吃好喝,费用都由乘客承担。
如今,学校坑起学生来,与这些黑心大巴司机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在像李佩妍这样的校长眼里,把老师们的早餐和午餐“搭”在学生身上,几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们把学生当作一个个活动着的储钱罐,老师们可以予取予求,而学生则不得不默默承受这一切。
长期以往,这样的盘剥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孩子们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如果每天只能吃到被撇过油水的糟糕餐食,怎么可能保持足够的营养?又怎么能够茁壮成长?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其他单位的内部食堂可以“物美价廉”,而学校却做不到?
这背后或许涉及到教职工餐补能否如实发放、学校能否负担餐饮补贴等复杂因素。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利益为代价。
近年来,学生餐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此,不少地方推出了“校长陪餐”制度,甚至有的地方还推出了“局长陪餐”制度。
这些制度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希望通过校长的监督来确保学生餐的质量。
然而,如果校长和配餐公司是一伙儿的,甚至整个教职工群体都参与其中,那么这些制度还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吗?
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入手。
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餐食的监管力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要提高教职工的餐补标准,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同时,还要加强对校长的选拔和任用工作,确保他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最后,我们不禁要反思: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
然而,当教育的净土被金钱和利益所侵蚀时,我们还能培养出健康、阳光、有担当的下一代吗?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打击这种“平庸的恶”,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初心。
最新时评
真相揭秘:打人警察受罚,全国网友却送锦旗,背后故事究竟如何?